題目:我對宗教信仰的看法

 

  對一個能夠自在揮灑生命、成就事業而意氣風發的人來說,自身是偉大的、充滿無限可能,認為自己是決定一切的主宰。反之,對於現實生活的衝擊,感到徬徨不安,須要一股強而有力的精神力量提攜自己脆弱的心房。這時宗教信仰就容易滲入一個人的生活,成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依循原則、內心的主宰。對他們來說,自身是渺小的,眼睛所見以及看不見的世界是廣大無垠,以致於陷入更加戒慎恐懼的情緒中,難以抽離,而使我對宗教信仰的正面價值產生懷疑。

 

  面對逐漸脫序、紛亂的社會,公理難以伸展,社會價值嚴重扭曲的時代。內心的空虛是難以言喻、無處排遣,以致於社會犯罪案件層出不窮、光怪陸離的現象更令人匪夷所思。為了解除疑慮、取得解開種種問題的答案,宗教信仰就成為解答世間問題的不二法門。為了凝聚教徒的心,為了營造肅穆的膜拜氣氛,而制訂各式宗教儀式以及宏偉的殿堂招攬人群、皓首窮經努力探求人生或是神明的真義,熱心且具有強烈使命感的教徒不遺餘力地拉攏所謂迷失的人群入教,即使連哄帶騙、甚至語帶威脅亦在所不惜。夾雜著正面價值以及負面行為模式的融合體,就是我眼裡多數非全部對於宗教信仰的行為態度。

 

  中國人普遍存在「中庸」的態度,正可以用來切入這個現象。一件事物即使本身是正面的,過度發展而方向有所偏差也會帶來流弊。面對社會的亂源,無力伸張而企圖以遁入空門以求不聽不看世間煩惱,和明末張獻忠之亂時,為救滿城百姓生命,不惜以己身犯如來一戒,而開葷破戒飲酒食肉的老和尚相比,何者才叫做慈悲喜捨呢?想要興建雄偉的宗教建築物來宣揚教威,就要取得國家對於該教的重視,以及教徒的慷慨捐贈、眾志成城而成就高聳直立的殿堂。然而因為宗教認知的差異,所信仰的神明有所不同,古往今來發生許多宗教戰爭,至今仍方興未艾。此外,和愛心捐款類比,懷有崇高奉獻精神教徒們的心意,未必能夠順利地傳達至上帝,而是進了某些人的口袋裡,成為他們中飽私囊的依據。宗教的正面價值淪落至此,不也是可悲的嗎?

 

  撇開頗具規模的宗教組織不談,單以個人修為來說,也有許多流弊。閱讀、背誦乃至於身體力行宗教教義,本是自然不過的事情。然而演變至今,念經成為驅魔避邪、或是超渡回向的用途。對於大智慧的開啟、沙河功德的成就影響甚微。拉攏身邊親朋好友,相伴探索生命的奧秘,本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,然而強烈的使命感以及不夠尊重對方、選擇性自由的心態,卻使得善意不成反倒破壞交情,而使得旁人覺得此行此徑和尋求業績以圖溫飽的互助會會員何異?

 

  就我來說,宗教信仰只是解決內心不安空虛其中一個方法罷了。人類雖貴為萬物之靈,卻不是萬物的主宰,所以並沒有想像中偉大,卻也無須自我矮化。而是試圖將自己融入自然之中,與自然渾為一體。生命中的種種疑問、種種答案,往往藏在自己心中而不假外求。心境的轉變,也許無法改變事情的發展,卻能改變自己對於事物道理的看法,而使自己不再拘泥、執著於事物本身,而自己本身則因為這層認知的了悟,而不再覺得傷悲。只是瞭解道理容易,長遠持久的履行實踐卻是不易。宗教的正面價值,便是透過明顯且強而有力的規範,使人們受到警惕而實踐,並提供光明正確的思考方向,縮短人們探求真理所花費的時間。只是正面價值難以單純且堅定地散發出來,使得我對於宗教信仰難以完全肯定;但也不敢全盤否定,只求順其自然,成為我處世的方針罷!


(原文是大五暑修國文在課堂上所寫的作文 

  評語:敘述之所感,親切明暢,引人深思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lly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